為什麼信任我們評測及文章
香港的ETF交易市場中有不同證券公司提供各種服務,我們針對超過20家證券公司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比較,涵蓋了新加坡股的買賣服務。我們將重點評估各證券公司的香港ETF手續費、利率、開戶優惠以及用戶體驗,旨在幫助您選擇最適合的香港ETF交易平台。如需了解我們的完整評估方法,歡迎參考我們的詳細報告,請參閱我們評估證券商的標準。
- 超過 60 個股票戶口提供者均由我們的專家審查和評級。
- 擁有 15 多年有關金融和投資的綜合寫作經驗。
- 親自測試股票戶口流程、提供者網站和股票買賣證券商。
- 數十個客觀評級標準和嚴格的指導方針,以保持編輯的完整性。

香港ETF是甚麼?
香港ETF(交易所買賣基金)是一種在香港交易所(HKEX)上市、可像股票一樣自由買賣的開放式基金。ETF通常被動追蹤某個指數、行業、資產類別或主題(如科技、醫療、比特幣等),讓投資者以較低成本分散投資於一籃子資產。所有香港ETF均需獲證監會(SFC)認可,具備高度透明度和流動性,並享有免資本增值稅、免股息稅及免印花稅等稅務優勢。
香港ETF有哪些?
香港ETF產品多元,涵蓋:
- 槓桿及反向ETF(如2倍恒指ETF、2倍科技ETF)
- 傳統指數ETF(如恒生指數、國企指數、科技指數)
- 主題型ETF(如新能源車、人工智能、生物科技、雲計算、電動車等)
- 行業ETF(如金融、醫療、消費、半導體)
- 虛擬資產ETF(如比特幣、以太幣ETF)
全球10大香港ETF排名2025
根據2025年資產規模(AUM)、流動性、主題熱度及市場表現,以下為香港最受關注的十大ETF(排名不分先後):
ETF名稱 | 代號 | 主要追蹤標的 | 年化股息率/管理費 | 特色 |
---|---|---|---|---|
Tracker Fund of Hong Kong | 2800 | 恒生指數 | 約2.5% / 0.10% | 最早、最大型港股ETF |
Hang Seng TECH ETF | 3067/3088 | 恒生科技指數 | 約0.68% / 0.25% | 聚焦中港科技龍頭 |
ChinaAMC CSI 300 Index ETF | 3188 | 滬深300指數 | 約2.2% / 0.60% | 內地A股藍籌ETF |
CSOP Hang Seng Index ETF | 2822 | 恒生指數 | 約2.5% / 0.10% | 港股主流ETF |
Global X China Electric Vehicle and Battery ETF | 2845 | 中國新能源車及電池 | 約1.5% / 0.68% | 新能源車主題 |
CSOP Bitcoin Futures ETF | 3066 | 比特幣期貨 | – / 1.99% | 首批港上市比特幣ETF |
Global X China Cloud Computing ETF | 2826 | 雲計算 | 約0.8% / 0.68% | 科技增長主題 |
Hang Seng High Dividend Yield ETF | 3110 | 高息股指數 | 約6.7% / 0.18% | 高股息策略6 |
ChinaAMC Bitcoin ETF | 3042 | 現貨比特幣 | – / 0.99% | 首批現貨比特幣ETF49 |
CSOP 2x Leveraged HSI ETF | 7200 | 恒生指數(2倍槓桿) | – / 0.98% | 槓桿型產品10 |
*註:部分ETF設有多種貨幣(HKD/USD/RMB)交易櫃檯,管理費及分紅率以官方網站及公告為準。
香港ETF 美股
部分香港ETF專為追蹤美國市場或可直接於美國交易所(如NYSE、NASDAQ)買賣,常見如:
- Hang Seng S&P 500 Index ETF(追蹤美國S&P 500指數)
- 美國上市的港股ETF(如iShares MSCI Hong Kong ETF, EWH;Invesco China Technology ETF, CQQQ)
投資者可透過本地或國際券商開設美股賬戶,直接買賣美國ETF,需留意美股交易時段及相關費用。
香港ETF 港股
港股ETF主要追蹤香港本地市場指數,包括:
- 恒生指數ETF(如2800、2822)
- 恒生中國企業指數ETF(2828)
- 恒生科技指數ETF(3067、3088)
- 高息股ETF(3110)等
這類ETF流動性高、費用低,適合長線或被動投資。
香港ETF 比特幣
2024年4月,香港正式批准首批現貨比特幣及以太幣ETF,包括:
- ChinaAMC Bitcoin ETF(3042),管理費0.99%
- Harvest Bitcoin Spot ETF(3439),管理費1.0%
- Bosera HashKey Bitcoin ETF(3008),管理費0.6%
這些ETF可直接用比特幣/以太幣申購贖回,為投資者提供合規、便捷的虛擬資產配置渠道。
香港ETF怎樣買?
購買香港ETF步驟如下:
- 開立證券賬戶(可選網上券商或傳統銀行)
- 搜尋目標ETF代碼(如2800、3067等)
- 輸入買入數量及價格,提交交易指令
- 交易完成後,ETF單位將存入賬戶
投資者可隨時於交易時段內買賣ETF,與買賣股票無異。
香港ETF證券商及手續費
香港主流網上券商及銀行均支援ETF交易,不同平台收費結構有明顯差異。以下為2025年常見券商及銀行的港股ETF、美股ETF手續費及平台費比較:
券商/銀行 | 港股ETF交易佣金 | 港股ETF平台費 | 美股ETF交易佣金 | 美股ETF平台費 | 其他費用(港股)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老虎證券 | 0%(限時優惠) | 0元(限時優惠) | US$0.0049/股,最低US$0.99/單 | 0元(限時優惠) | 免存倉費,代收股息費0.2%(最低HK$30) |
盈立證券 | 0% | HK$12/單 | 0% | US$0.00/單 | 免存倉費,代收股息費0.2%(最低HK$30) |
微牛證券 | 0.02%,最低HK$2 | HK$13/單 | US$0.0045/股,最低US$0.89/單 | US$0.0045/股,最低US$0.89/單 | 存倉費推廣期免收,代收股息費0.2%(最低HK$30) |
富途證券 | 0.03%,最低HK$3 | HK$15/單 | US$0.0049/股,最低US$0.99/單 | US$0.99/單 | 免存倉費,代收股息費0.2%(最低HK$30) |
長橋證券 | 0%(限時優惠) | HK$15/單 | US$0.0049/股,最低US$0.99/單 | US$0.99/單 | 免存倉費,代收股息費0.2%(最低HK$30) |
華盛證券 | 0.03%,最低HK$3 | HK$15/單 | US$0.0049/股,最低US$0.99/單 | US$1/單 | 免存倉費,代收股息費0.5%(最低HK$30) |
SoFi Hong Kong | 0%(限時優惠) | HK$9.9/單 | US$0.0038/股,最低US$0.88/單 | US$0.88/單 | 免存倉費,代收股息費0.5%(最低HK$28) |
uSMART盈立智投 | 0% | HK$12/單 | 0%(部分美股ETF) | 視乎ETF | 免存倉費,代收股息費0.2%(最低HK$30) |
傳統銀行(如滙豐) | 0.25%~0.5%,最低HK$50 | 無 | 約US$18~US$30/單 | 無 | 存倉費每月HK$25~HK$30,代收股息費0.5%(最低HK$30,最高HK$2,500) |
香港ETF開戶優惠
為吸引更多股民使用,香港不同的證券商通常會提供各種開戶優惠,包括贈送股票、代金券以及機票現金券等。開戶的迎新優惠不僅能提高投資者的交易體驗及意願,亦能使開戶初期時獲得額外的價值。
香港ETF開戶優惠表
常見問題
香港投資者可透過本地或國際網上券商(如富途、微牛、盈透等)直接開立美股帳戶,於美國交易所(如NYSE、NASDAQ)買入美股ETF。操作方法與買賣港股ETF相似,只需在券商平台輸入美股ETF代號即可。不過,投資美股ETF需注意三大隱藏成本,包括: 股息預扣稅(一般為30%) 美國遺產稅(資產超過6萬美元部分最高可達40%) 外匯及交易費用 部分投資者會選擇投資UCITS(歐盟註冊)ETF以避開美國稅務問題。
香港主流科技ETF主要追蹤恒生科技指數(HSTECH),熱門選擇包括: 南方恒生科技ETF(3033) 華夏恒生科技ETF(3088) iShares安碩恒生科技ETF(3067) Global X 恒生科技ETF(2837) 這些ETF均涵蓋騰訊、阿里巴巴、美團等中港大型科技股,適合看好中國科技板塊的投資者。
根據資產規模、流動性及市場熱度,2025年香港最受歡迎的ETF包括: 盈富基金(2800):追蹤恒生指數,流動性全港最高 恒生中國企業ETF(2828):追蹤國企指數 華夏滬深300 ETF(3188):追蹤滬深300指數 南方恒生科技ETF(3033):聚焦科技板塊 GX恒生高股息率ETF(3110):高息主題 這些ETF覆蓋港股藍籌、A股龍頭及高息股等多元板塊。
香港現時以恒生指數、恒生科技指數、國企指數及納斯達克100為主,暫未有直接追蹤道瓊斯指數(道指)的反向ETF上市。若要做空美股指數,可考慮在美國市場購買道指反向ETF(如DOG、DXD等)。在香港,常見的反向ETF如FI二南方恒指(7500)、FI二南方納指(7568)等,主要用於短線看淡相關指數,回報與指數單日走勢相反(-1x或-2x),適合短期對沖或投機用途。
港股戶口買賣比較
💡 記得開戶入金成功開戶之新客戶可填寫遞交Google Form以便我們記錄您的申請。
Fion Lau
作者Fion在Talk Money負責撰寫財經產品相關文章。她曾擔任財經記者和金融產品比較平台編輯,擅長分析不同金融產品的收費結構和服務內容,如日常接觸信用卡、銀行戶口及證券戶口的優惠,旨在為你提供全面掌握理財資訊,實現精明理財。
Chris Tam
事實查核員Chris Tam 目前在 Talk Money 處理數據收集、分析及核實工作。Chris專注收集、分析及核實香港證券商收費、服務、產品等。他對投資有10年經驗,對股票、黃金和債券等投資產品情有獨鍾。
George Tam
編輯George Tam 現任 Talk Money 的資深編輯,擁有超過 15 年金融科技行業的工作經驗。他曾任職於多家國際證券商,George 發現投資者對於了解證券商、信用卡、銀行帳戶等金融產品的透明費用越來越重視,深入比較分析各類金融產品的費用結構,協助讀者做出更明智的財務決策。